2007年9月6日 (星期四)
開羅 ~ 夜行火車 ~ 亞斯旺


      行程的起始,我們先到沙卡華 (Saqqara),參觀梯形金字塔 (Step Pyramid)。

埃及古王國第三王朝卓瑟國王建造的金字塔 (Step Pyramid of Djoser),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字塔。
 

金字塔區的出入口。


走過金字塔區南側的柱廊,通往廣闊的中庭。


梯形金字塔是由卓瑟國王的宰相兼大祭司Imhotep 所設計,本來是建造兩層的,後來為了美觀而加高,最後就是建了六層。


身在現代的人,與四千多年前建造的金字塔合照。


就在我們拍照之際,一位穿著阿拉伯服飾的埃及人走來說跟我免費合照,之後他還主動將其戴著的頭巾和拿著的手杖給我拍照。據導遊說如果真的接受了他的好意又拍過照後,他就會索取小費,所以最後我只拍了以上這張照片。


走近梯形金字塔,除了更能體會到其宏大,還可細看以石塊堆疊出來的層次感。


除了梯形金字塔外,從卓瑟王的金字塔區可眺望位於達哈舒 (Dahshur) 的曲折金字塔及紅金字塔,可惜當時有點風沙,看不清楚喔!


中庭的一側,有通往墓穴的井狀通道。


除了絡繹不絕的遊人,中庭還有兩頭慵懶的狗狗,躺在沙上睡覺。往後的行程中,我們也常看到埃及的狗,發覺他們比較像中國的唐狗,都是混種的。純種狗好像一頭也沒碰過啊!


參觀過梯形金字塔金字塔後,我們來到附近的貴族古墓。這個屬於古埃及貴族 Mere-ruka的墓穴,為瑪斯塔巴墳 (Mastaba),是古埃及時期墳墓的建築風格。墓穴內的壁畫保存得很好,現今仍可清楚展示出四千多年前古埃及人的生活,就是當時可在尼羅河捕獲的不同魚類,家中飼養的牲畜寵物,所使用的船隻等等,全都描繪在牆壁上。可惜的是墳墓內不准拍照,所以那些精工雕刻的壁畫影像只能留在回憶中!


走出貴族古墓後,很多團友都要方便一下。幸好在埃及,就是洗手間也是可以賺錢的,所以即使在沙漠地帶,也會找到這種以棄置貨櫃改建而成的洗手間。方便有價,盛惠1埃磅 (折合約1.40香港元)!


就在我們等上旅遊車之際,發覺在貴族古墓外的位置反而能清楚地看到曲折金字塔 (Bent Pyramid) 及紅金字塔 (Red Pyramid)。


接著我們來到吉薩 (Giza),參觀三大金字塔。


到埃及以前,總覺得三大金字塔是屹立在遼闊的沙漠上,原來真實的情況是,金字塔區的不遠處就是小鎮,放眼望向金字塔,現代化的建築物就成了其背景。


不過沙漠仍然是沙漠,總是跟風和沙不可分割,所以在我和Chi的合照中,我被大風吹出一個古典的髮型來,可以說這是渾然天成的造型嗎?


        拍照以外,我們還進入了庫夫拉國王金字塔內。那通往國王墓室的通道窄得只容得一個人通過,而且高度只有一米左右,所以我們都要以彎腰曲膝的姿態步行,加上通道內空氣不流通,還真是考體力的活動。走完通道後,最難忘的體驗並不是到達那個只有一副簡樸石棺的國王墓室,而是走出金字塔的一刻,因為金字塔內外的空氣流通度跟溫度的差別,就是回到四十度的沙漠,也好像置身一間冷氣房內。


庫夫拉國王金字塔(Pyramid of Khafre) 是世界第二大的金字塔,有別於其他兩座,其四角錐的頂端部份有陶拉石灰化妝石。




人一走近,就能對比出金字塔是如何巨大宏偉!


這座是世界第一大的金字塔 --- 庫夫國王金字塔 (Great Pyramid of Khufu)。


金字塔區附近,有供遊人騎乘的駱駝。


導遊選了一頭大一點的讓我和Chi一起坐。


現在埃及政府規定不得使用駱駝在金字塔區內觀光,所以我們只是在附近的地方繞了一小圈,體驗過就好了!


         跟著回到旅遊車上,坐不了一陣子就要下車了,因為下一個參觀的景點 --- 獅身人面像 (Sphinx) 就在金字塔區的附近。


獅身人面像是屬於庫夫拉國王金字塔區的,從正面看,就像獅身人面像揹著這個第二大的金字塔。


古埃及時期建造了很多獅身人面像,吉薩的這一座是當中最大也最古老的。這個四千多年前建造的像曾被埋沒在沙土中,據說當拉美西斯四世法老王還是王子時,夢到獅身人面像對他說若把像從沙中發掘出來,他就能當上法老王。因此,獅身人面像得以重見天日。不過導遊說近年獅身人面像的風化問題越發嚴重,頸部的位置可能會斷開,所以要一睹此古蹟真的要趁早喔!


原來獅身人面像的尾巴還挺長的!


當天參觀的遊客真的是很多很多。


好不容易才找到位置拍下這張照片。


在旁邊的河岸神殿,遇到一位穿著美麗和服的日本女士。很佩服她,因為參觀景點時常要走滿是沙石的路,穿和服走真是不容易啊!


我們其實只花了一個上午參觀以上的景點。接近中午時份,太陽越來越猛了,我們也就先去用午餐再去參觀下一個令人期待的地方 --- 埃及博物館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tella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