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離開紐約前的一天, 我和Candy 相約了AMDC 各人飲茶午膳。經過一輪網上搜尋資料及食評,最後選擇的地點是位於唐人街 (Chinatown) 的文華閣酒家(Mandarin Court)。

說是酒家,實在整體格局比較像港澳地區的茶樓,至於食物方面,除了叉燒包的外皮不夠軟兼且太“粉”外,其餘的點心味道算是不錯,跟港澳一般酒家的點心相比,質素也不是相差太遠。


走到唐人街上,看著那些中文字的招牌,聽著周圍小販說的廣東話,我覺得這裡很像廣州,Candy 則覺得這裡跟台北比較相似。


時值8月中,唐人街的超級市場已在熱烈銷售中秋月餅了,就是香港的榮華月餅也有售啊!


正如AMDC其中一位舞蹈員所說,紐約真是一個很有趣的地方,上一刻我們正身處令人仿如身在廣州 / 台北的唐人街,但走過一條馬路,轉個彎,我們便來到小意大利 (Little Italy) 了。小意大利內主要是意大利餐廳林立,可惜我們剛吃飽點心了,不然應該要嚐嚐這邊的意大利風味!

除了唐人街及小意大利外,紐約的多元文化完完全全反映在其餐飲美食。走在街上,特別是我們居住的皇后,真的是一條街上就可看到日本菜、泰國菜、希臘菜、意大利菜及中菜餐廳,而我們在紐約也有試試不同的菜式:

第一家光顧的是在我們住處附近的意大利餐廳,簡單的裝修加上點點心思,令這裡別有風格!


可能是選菜的關係吧,感覺這家意大利菜的蕃茄味很濃郁。


在現代藝術博物館 (MoMA)逛了數小時後,我們在附近的街上看到一條長長的人龍,原來是排隊買中東式飯盒的!


飢腸轆轆的我們也湊熱鬧地一人買了一份來試試。中東式的飯跟我在埃及吃到的飯很相似,加上烤肉,烤餅片,生菜及特製的醬料,很香口美味。另外要提的是那份量也太大了吧,我們只吃了不到半份便覺飽了!


其中一天上完舞蹈課的日子,我們試了一家在皇后區的泰國菜餐廳,整體感覺是味道偏甜一點! 


另一天在一個舞蹈嘉年華的活動中,我們嚐了其中一個攤檔的法式薄烤餅。


經Amy介紹,我們試了一款希臘式的食物gyro,其實就是以烤肉佐以沙律醬作餡,再以烤餅包成卷狀,個人覺得是比較接近中東的菜式,也蠻香口味美的。


在我們住處附近有一家中餐廳,但每次經過時我們總看到有很多印度人在內用餐,終於有天我們決定入內試試其菜式的味道,結論是這家的食物味道偏濃偏辣一點,怪不得吸引到那麼多印度人光顧!


之前在雀兒喜的一篇中說我們淺嚐了委內瑞拉美食,在離開紐約前的幾天,我們則大快朵頤了一頓阿根廷菜。印象中那杯好喝但卻令人易醉的Margarita最為出色,其他的菜色味道一般,但也許這就是南美菜的特色吧!


哪麼紐約有自家的特色食物嗎? 我會覺得之前在網誌中出現過的牛排及熱狗算是其特色了 (所以飲恨沒有試過馳名的 Peter Luger  牛排) ,此外,紐約最多的便是一些售賣三文治,夾餅及Bagel等食物的快餐Cafe。


這些快餐Cafe內總會有很大的甜點櫃,但甜點看來都很甜,所以到最後我們還是沒有嚐過,不過如果再有機會到紐約的話,我想我會試試的!


至唐人街 (Chinatown) 之交通:
地下鐵6JMNQRW 線至 Canal Street


相關網頁:
New York Restaurants 內有關文華閣酒家的介紹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tella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